
2023年至2024年間,全球苜蓿出口格局發生了顯著變化,越南和印尼等新興市場正在快速成長,預示著全球貿易動態的變化。然而,每個市場似乎都以不同的模式進口牧草,查看詳細內容以了解具體解析。

Source: Eurostat, data of Spain&Italy export to 4 markets, own elaboration
日本作為一個傳統上穩定的牧草市場,銷量實現了正成長。另一方面,台灣的降幅最為顯著,達27%。成熟市場的下滑顯示需求模式發生了轉變,出口商必須仔細評估。
越南和印尼正在成為歐盟苜蓿和黑麥草出口的潛在新目的地。
在乳製品和畜牧業擴張的推動下,越南的進口增加了 280%。這些變化反映了乳製品和畜牧業擴張所推動的強勁需求成長。
同樣,印尼在 2023 年沒有記錄任何苜蓿進口,但到 2024 年卻以 1.2 萬噸的進口量進入市場,顯示出作為歐盟苜蓿新買家的巨大潛力。
![]() | ![]() |
Source: Eurostat, own elaboration |
不同的市場根據其市場狀況有自己的偏好。
日本是全球主要進口國,其進口結構與全球貿易一致,捆包進口量明顯超過顆粒進口量。
另一方面,台灣在這兩種產品中的份額相似,顯示與大多數國際市場相比,台灣對顆粒的興趣相對濃厚。
越南在2023年僅記錄了顆粒的進口。這是由於貿易壁壘限制了歐盟的捆包出口,但在2024年12月的法規變動理論上已經開放了來自任何歐盟國家的捆包產品,且不再需要特別協議。因此,預計2025年將會在市場規模和產品進口組成方面帶來重大變化。
印尼目前正在測試將苜蓿用於乳牛,因此對捆包苜蓿有明顯的偏好,因為該市場才剛開始使用這種產品,我們的目標是根據 2025 年的需求成長,以促進未來需求。
展望未來,隨著歐盟牧草產量的穩定以及價格在保持競爭力的同時緩慢回升,歐洲苜蓿和黑麥草將被越來越多尋求優化牲畜牧草供應的市場所青睞,成為物有所值的優質選擇。